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
政府工作報告提出:“實施‘中國制造2025’,推進工業強基、智能制造、綠色制造等重大工程,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?!比珖舜蟠?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指出,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期,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,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推動制造業進入發展新時代。
與此同時,數字經濟浪潮席卷全球,驅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變革。新工業革命與數字經濟的歷史性交匯,對智能制造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。
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。劉多表示,在這一歷史轉型期,智能制造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。
大力發展智能制造,能促進先進技術裝備的廣泛應用,建設數字化車間、智能化工廠,推動企業向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方向發展;能實現多種社會資源的共享,催生大規模個性化定制、網絡化協同制造等新型生產組織方式;能顯著有效提升產品質量,促進產品智能化創新,提高“中國制造”的競爭力?!拔覀円掷m深入推進智能制造,推動中國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,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發展目標?!?/span>
劉多介紹說,“十三五”以來,我國圍繞智能制造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,智能制造頂層設計不斷完善,為落實《中國制造2025》,發布了《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(2016-2020年)》《智能制造發展規劃(2016-2020年)》等一系列文件,持續開展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新模式應用工作,形成了央地協同、產學研用聯合創新,各方面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。
經過幾年的實踐積累,智能裝備創新實現突破,企業研發和應用了316臺核心裝備、215套行業急需的智能制造成套裝備,圍繞設計仿真、工業控制、數據管理、測試驗證平臺等開發應用工業軟件505套,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培育商業化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20余個。
企業智能化改造成效顯著,海爾集團、北汽福田、京東方等一批龍頭企業的智能制造應用水平達到國際一流,新松機器人、石化盈科、酷特智能等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能力持續提升。
總體來看,通過各方共同努力,推進智能制造的社會共識已經形成,成效不斷顯現。
她強調,智能制造是一個新生事物,仍在不斷發展變化,需要不斷調整推進措施,適應新階段的發展要求。盡管我國智能制造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,但制造業發展水平總體不高,不同行業、不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突出,智能制造發展所需的部分核心裝備仍受制于人,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有待增強,廣大中小企業如何開展智能制造探索、實現轉型仍缺少有效路徑。
近年來,全球智能制造發展不斷深化,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不斷涌現,特別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成熟,并加速與制造業實現融合,驅動智能制造由數字化、網絡化向智能化邁進。
劉多表示,現階段,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積累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具備了與制造業等垂直領域結合的基礎,要把握住人工智能發展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,深入發展智能制造,實現先進制造業的彎道超車和跨越式發展。
劉多對于未來我國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核心能力提出了三點建議:
Loading...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