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客戶需求
本項目主要應用于五金加工廠,其加工的產品種類較多,包括五金展架,儲物柜,信報箱及戶外廣告牌等,加工尺寸大小不一,加工的工序較多。經過與客戶初步溝通,客戶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,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加工生產效率:
無法了解到目前在制品的準確數量;
對線上加工的一個工單的進度了解不清楚;
無法了解某個產品現在處于的工序,查找困難;
上下工序交接確定交接數量,造成后工序加工出現數量減少的情況;
針對上述用戶需求,我們建議引入條碼管理系統來對其生成的產品進行管理,實現產品跟蹤管理的功能;
二、設計原理
一維條形碼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(簡稱條)和白條(簡稱空)排成的平行線圖案。條形碼可以標出物品的生產國、制造廠家、商品名稱、生產日期、圖書分類號、郵件起止地點、類別、日期等許多信息,因而在商品流通、圖書管理、郵政管理、銀行系統等許多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。
本系統通過在加工產品上附上一維條形碼作為該產品的身份標識,并在加工的各個工序中對其進行讀取,并將該讀取數據實時傳輸到后臺管理系統,從而實現五金加工產品的在制品管理功能;
對加工完成的產品,同樣附上一維條形碼作為出貨憑證。出貨時由相關人員進行掃描,確定出貨數量。司機運輸到指定的交貨地點的時候,同樣需要對該產品進行掃描,并通過移動網絡(或存儲到設備上),將實際交貨的數量發送到管理后臺,明確實際交貨數量,避免出現糾紛;
三、方案介紹
1、條碼生成
操作人員根據客戶訂單,在系統錄入訂單的單號,產品種類,加工數量,以及安排相應的工序,操作完成后,系統生成打印頁面,將該工單相應的條碼打印出來。
(另外系統同時支持利用條碼槍,掃描已有的一維條碼的方式來完成工序綁定設置)
2、在制品追蹤
生產加工前,由操作人員把條碼貼在相應的加工部件上,該條碼作為該部件的身份標識,條碼貼好后,由工作人員運送到生產線某工序上,由該工序的工作人員對產品進行掃描,記錄該產品的條碼信息、判斷該加工部件是否在該工序上進行加工、統計加工的數量,并通過無線網絡實時上傳到應用服務器,服務器實時更新后臺數據,表示該工單目前已經在該工序加工生產。
本工序加工完成后,工作人員再把該批部件運輸到下個工序,同樣該工序的工作人員進行條碼掃描,并記錄數量,數據發送到后臺系統后,系統會自動和上一個工序的加工部件數量進行比對,如數量與上個工序不一致,則會馬上發出通知,告訴管理人員進行核對處理。
在生產過程中多次重復上述步驟,直至加工完成,產品檢驗合格后入庫,入庫前工作人員再次進行掃描,記錄數量,系統收到該工序的數據后會判斷該工單已經生產完成。
3、出貨管理
倉庫收到出庫單后,工作人員進行備貨清點,同時掃描產品上面的條碼,并實時把數據發送到后臺系統,記錄本次出貨實際的產品種類及數量,與出庫單進行核對。備貨完成后,由工作人員運輸到指定位置進行裝卸,完成后再次對該批產品進行掃描,并與交貨時間一起實時傳輸到后臺系統,確保交貨與發貨的數量一致。
Loading...
Loading...